原标题:浙江衢化医院消化内科获授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基地
记者 腊莎 通讯员 徐永鹏
7月初,2019全国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其伴发疾病诊治研讨会暨重庆市消化内镜诊疗技术高峰论坛,在重庆举办。来自全国消化内镜学界的顶尖级专家及全国各地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学术盛会。会上,浙江衢化医院消化内科也位列其中,并从三十三家单位中脱颖而出,被中华医学会授予“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基地”。这也是衢州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这是浙江衢化医院消化内科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浙江衢化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毛建生如是说。

7年探索成就治疗基地
此次衢化医院消化内科能够获授中国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基地,与多年来在此领域的探索和钻研分不开。毛建生介绍,从2012年起,衢化医院消化内科就开始研究和探索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7年来,接诊案例超千例,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连续3年举办了省市级继教班,通过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方面的专题讲座、病历讨论、手术演示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本地区静脉曲张诊治水平,规范了诊治。
谈及食管胃静脉曲张这种疾病,毛建生坦言,大众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对于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突发大出血,大多有所耳闻。“这是很多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危急重症,一旦发病,来势汹汹,死亡率非常高。”
为了能有效应对这种凶险的疾病,衢化医院专门成立了急诊内镜团队,及时为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和手术,让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并提高抢救成功率。据统计,得益于急诊内镜团队的成立,70%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时间都提前到6小时内。近年来,抢救成功率也大幅度提高,止血率基本达到100%。
除了具备专门的抢救团队,掌握扎实可行的治疗办法,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毛建生说,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理念不断更新。目前,衢化医院消化内科所掌握的内镜下硬化治疗、套扎和内镜下硬化剂加组织胶精准治疗技术,极大地解决了食管胃静脉曲张及其伴发疾病的诊疗难题。
为命悬一线的患者挽回生命
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患者危急到什么程度呢?毛建生很快就想到了几天前抢救的一位患者。这是一位脑干出血正处在恢复期的患者,因为有肝硬化病史,恢复期间突发食管胃静脉曲张大出血,伴有休克状态。患者起病时呕血超1000毫升,在抢救时输血800毫升后血色素仍只有6克(成年男子正常血色素为120~160克/升)。幸运的是,抢救团队在内镜下使用硬化剂加组织胶精准治疗后,成功止住了出血,2天后患者情况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吐了半脸盆的血,全身一半的血都吐掉了,真是太凶险了。”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至今回忆起来仍觉得危急万分。而这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却是发生率极大的。
“消化内镜技术不仅可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出血的诊断,更大的价值在于治疗,经内镜注射硬化剂、组织胶、套扎等治疗,效果确切、安全、简便、并发症少,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主要方法。”毛建生相告,因其属于微创手术范畴,所以患者恢复也更快速。近年来,衢化医院消化内科已挽救众多肝硬化合并大出血患者的生命。
毛建生提醒:肝硬化患者中约有40%至85%会出现食管胃静脉曲张,尚无静脉曲张者每年约有8%的机会可能出现静脉曲张。临床上因急性大出血引起的病死率高达40%以上,因此有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或出过血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胃镜,掌握疾病的动态,尽早介入治疗,避免大出血症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