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一个比较热门的旅游城市,到了杭州旅游,很多人都会选择去西湖。西湖十景是非常出名的,那么西湖十景是哪十景呢?根据2007年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评选出最新的“西湖十景”,参考之家的小编给大家盘点了西湖十景一日游路线顺序。
西湖十景一日游路线顺序
1、灵隐禅踪

灵隐禅踪为三评西湖十景之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古寺名刹。地处杭州西湖西的山岭之中,背依北高峰,面迎飞来峰,两峰挟峙,山地平缓,四周林青木秀,鸟鸣山幽,云飘雾浮。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行至武林(即今杭州)山中,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后建寺,名曰灵隐。
2、六和听涛

六和听涛,三评西湖十景之二。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在钱塘江畔月轮峰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
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 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3、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是西湖著名景点之一。岳墓背靠栖霞岭,位于苏堤北面,每当夕阳西下时,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非常绚美,因而得名“岳墓栖霞”(2007年被评为“三评西湖十景”之一)。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而且,“栖霞”二字更宣示了这位民族英雄在《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晚霞,清风伴月写丹心,这一景名也给美丽的西子湖增添了无尽的历史沧桑感。岳王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
4、湖滨晴雨

湖滨晴雨是三评西湖十景之四,位于杭州,全天开放,是国家级AAAA风景区,著名景点包括风波亭,马可波罗纪念像,李泌引水纪念标等,在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山,更是品鉴阴晴雨雾的好地方。西湖风景最宜慢慢细品,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但见烟雨蒙蒙,水天一色,西子湖如西子风鬟雾鬓,若隐若现,更有一种迷人的“朦胧美”。
5、钱祠表忠

钱祠表忠是西湖著名景点之一。钱祠表忠,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之五。钱王祠在杭州西湖涌金池南,与岳庙隔西湖相望,2003年重建;它的前身是表彰五代吴越国王钱氏的表忠观,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清代以后称钱王祠,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顺遗庥”等御题。祠内有苏东坡所写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名碑,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6、万松书缘

万松书缘是由万松书院为主所组成的景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南的万松岭上,系三评西湖十景之六。万松书院原为报恩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明代弘治十一年改建,因山上松林密布故得名万松书院。2001年9月,书院按明代建筑风格复建,因书院发展成杭城最大的姻缘牵线之地,故取名“万松书缘”。
7、杨堤景行

杨堤景行是西湖著名景点之一。西湖新十景之七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因这里德贤汇集所以桥名题作“景行”。“景行”原意指大路,这里引申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
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可谓形神兼备,既表达了后人对于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三贤的祠景致的遗韵所在。在这里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更有着熏熏的德风拂揉着人的面颊。
8、三台云水

三台云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为三评西湖十景之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