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非常受欢迎的樱花杯,就是我们生产的。」拥有34年歷史的老牌台企台宜陶瓷有限接班人陈建宏,带领企业从OEM(代工贴牌生产)向ODM(原始设计制造)转变,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开拓内销市场。星巴克、康宁玻璃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大陆市场近年走红的北鼎、一鸣等品牌企业纷纷伸出橄榄枝,与台宜陶瓷合作。
台宜陶瓷1987年在创立,2003年在闻名中外的「陶都」——江苏宜兴建厂,主要为外国厂商代工贴牌生产陶瓷、玻璃用品,产品出口佔比一度高达八成。不过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台宜陶瓷的出口产品也在税之列,美国客户趁机大肆压价,导致出口利润大幅下滑。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出口业务又受到进一步冲击。
面对变化,陈建宏在父亲的鼓励下,发擅长的釉水装饰和多器型开发优势,持续大研发投入,注重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快向ODM模式转型升级,并积极拓展内销市场。
针对个性化需求建设计团队
针对一些重要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台宜陶瓷组建了专门的研发设计团队。例如,每到星巴克发布新款咖啡杯前,台宜陶瓷的研发设计团队都要大马力,基本上每周开发10款以上的不同新品,而且每款新品从设计到批量出货不能超过90天。
「星巴克的採购价高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但要求很高,很有挑战性。」陈建宏表示,星巴克採购的产品更新很快,交货期也很短,只有具备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完成,否则即使接下订单也很容易亏本。
同时,台宜陶瓷开发的很多专利产品,获得越来越多的大陆企业青睐。例如,北鼎品牌的餐具系列、一鸣品牌的陶瓷产品就是由台宜陶瓷设计生产。陈建宏透露,目前台宜陶瓷的内销产品佔比已经提升至四成左右,预计明年将会超过一半,取代出口成为的主要业绩增长点。
大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智能改造投入
另外,近几年台宜陶瓷还大了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智能改造的投入,例如在烧窑时实现智能化温控,不必再像以前那样要工人师傅一直看守,隧道窑由此完全实现自动化,能够全年不间断生产,大大提效率。台宜陶瓷的员工总数已从过去的1,000多人减少到300多人,但产值仍然保持增长。
陈建宏坦言,大学所学的是经济专业,对陶瓷生产并没有兴趣。因此,一开始到家族企业接班时,曾和父亲产生矛盾,并负气出走,到其他企业工作。不过他终于感受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并和父亲一起带领家族企业战胜困难,开闢出地。
「老爸值得我学习的是他对陶瓷的执着和热情。」陈建宏说,父亲身上感受到老一辈台商艰苦创业的精神,这种企业家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
 |